导读: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构成了所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的动力装置;活塞式发动机加上旋翼,构成所有直升机的动力装置。著名的活塞式发动机有:英国的梅林V型12缸液冷式发动机,功率1120kW,用于“飓风”、“喷火”和“野马”战斗机;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简称普·惠公司)的“黄蜂”系列星形气冷发动机,气缸7~28个,功率970~2500kW,广泛用于各种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
带螺旋桨的活塞式发动机的最大缺点是飞行速度受到限制(800km/h以下)。一方面,因为发动机需要功率与飞行速度的三次方成正比,随着速度的提高,所需发动机功率急剧增大,而通过增加汽缸数目来增大功率所带来的重量负荷飞机不能承受;另一方面,随着飞行速度的提高,螺旋桨的效率急剧下降并有机毁人亡的危险。因此,为了实现高速飞行,必须寻求新的动力装置,这就是喷气式发动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活塞式发动机逐渐退出了航空领域的霸主地位。
二、喷气推进新时代
(1)喷气发动机的诞生
喷气式发动机是一种直接反作用推进装置。低速工质(空气和燃料)经增压燃烧后以高速喷出而直接产生反作用推力。由于喷气发动机没有了限制飞行速度的螺旋桨,而且单位时间流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比活塞式发动机大得多,从而能产生很大的推力,使飞机的飞行速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与喷气发动机原理有关的研究已有久远的历史,中国古代的火箭和走马灯就是喷气推进和涡轮机原理的体现。
1913年,法国工程师雷恩·罗兰获得第一个喷气发动机专利,它属于无压气机式空气喷气发动机,与后来的冲压发动机基本相同。冲压发动机结构简单、推力大,特别适合高速飞行。无压气机式喷气发动机还有脉冲式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脉冲式发动机是冲压喷气发动机的一种特殊形式,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有压气机式空气喷气发动机是由英国人弗莱克·惠特尔和德国人汉斯·冯·奥海因在同一时期分别发明的。压气机有离心式、轴流式、组合式等多种,由后面的燃气涡轮带动,所以这类发动机又称为涡轮喷气发动机。
空军少校惠特尔1930年申请了专利,1937年4月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试验中的推力达到的推力为200daN。1941年5月,推力为650daN的改进型惠特尔发动机装在格罗斯特公司的E28/29飞机上进行了成功的首飞。
奥海因在1938年10月试验了采用轴流—离心组合式压气机的HeS3涡轮喷气发动机,实测推力400daN,推力重力比1.12。1939年8月27日,装在德国亨克尔公司的He—178飞机上成功首飞。这是世界上第一架试飞成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
(2)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发展
早期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飞机尚处于试验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到战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才获得迅速的发展。战后第一批装备部队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是1944年美国制造的F—80和1946年苏联制造的米格—9,飞机为平直梯形机翼,发动机推力800~900daN,飞行速度900km/h左右。飞机速度达到声速以后,为了突破“声障”,在涡喷发动机上加装了加力燃烧室,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加幅度提高推力。以后,战斗机继续向高空高速发展。1958年美国推出F—104战斗机,最大飞行马赫数2.2,使用升限17.68km。动力为J79单转子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7020daN,推重比4.63。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军用战斗机上广泛应用的同时,也被其他机种所选用。首先是轰炸机,随后是运输机、旅客机和侦察机。
如果把20世纪40~50年代研制的单轴涡轮喷气发动机算为第一代,那么50~60年代研制的加力式涡轮喷气发动机为第二代,其循环和性能参数水平为:涡轮前燃气温度950~1100℃,推重比4.5~5.5,不加力耗油率0.9~1.0kg/(daN·h),加力耗油率2.0kg/(daN·h)左右。
(3)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发展
涡喷发动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耗油率太高,涡扇发动机既能克服这个缺点又保有它原有的优点。涡扇发动机与涡喷发动机的区别在于低压压气机变成叶片的风扇,风扇出口气流分成两股通过内外两个环形涵道流过发动机。内涵与前述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情况相同,外涵空气经过涵道直接排出,或在低压涡轮后与主流混合后经喷管排出,或加力补燃后排出。在核心相同的条件下,由于涡轮风扇发动机总空气流量大,排气速度低,所以与涡轮喷气发动机相比,推力大,推进效率高,耗油率低。涡轮风扇发动机实质上仍属于直接反作用式涡轮喷气发动机。
涡扇发动机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用于民用飞机,随后扩展到军用飞机。20世纪60年代出现涡扇化热潮,70~80年代发展提高、广泛应用,90年代以后高度发展,取代涡喷发动机成为军民用飞机的主动力和航空推进技术研究发展的主要方向。
世界上第一台运转的涡轮风扇发动机是德国戴姆勒-奔驰研制的DB670(或109-007),于1943年4月在实验台上达到840千克推力,但因技术困难及战争原因没能获得进一步发展。世界上第一种批量生产的涡扇发动机是1959年定型的英国康维,推力为5730daN,用于VC-10、DC-8和波音707客机。涵道比有0.3和0.6两种,耗油率比同时期的涡喷发动机低10%~20%。1960年,美国在JT3C涡喷发动机的基础上改型研制成功JT3D涡扇发动机,推力超过7700daN,涵道比1.4,用于波音707和DC-8客机以及军用运输机。
之后,涡扇发动机向低涵道比的军用加力发动机和高涵道比的民用发动机的两个方向发展。在低涵道比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方面,20世纪60年代,英、美在民用涡扇发动机的基础上研制出斯贝-MK202和TF30,分别用于英国购买的"鬼怪"F-4M/K战斗机和美国的F111(后又用于F-14战斗机)。它们的推重比与同时期的涡喷发动机差不多,但中间耗油率低,使飞机航程大大增加。在70~80年代,各国研制出推重比8一级的涡扇发动机,如美国的F100、F404、F110,西欧三国的RB199,前苏联的RD-33和AL-31F。它们装备目前在一线的第三战斗机,如F-15、F-16、F-18、"狂风"、米格-29和苏-27。
目前,推重比10一级的涡扇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即将投入服役。它们包括美国的F-22/F119、西欧的EFA2000/EJ200和法国的"阵风"/M88。其中,F-22/F119具有第四代战斗机代表性特征--超声速巡航、短距起落、超机动性和隐身能力。超声速垂直起飞短距着陆的JSF动力装置F135发动机。目前美国甚至在研制新一代变循环发动机。
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推力在20000daN以上的高涵道比(4~6)涡扇发动机投入使用以来,开创了大型宽体客机的新时代。后来,又发展出推力小于20000daN的不同推力级的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广泛用于各种干线和支线客机。10000~15000daN推力级的CFM56系列已生产13000多台,并创造了机上寿命超过30000h的记录。民用涡扇发动机依然投入使用以来,已使巡航耗油率降低一半,噪声下降20dB, CO、UHC、NOX分别减少70%、90%、45%。90年代中期装备波音777投入使用的第二代高涵道比(6~9)涡扇发动机的推力超过35000daN。其中,通用电气公司GE9X发动机在近期更是创造了近61吨推力的世界纪录。目前,而普-惠公司推出的新一代齿轮涡扇发动机,在实际飞行中也表现出了油耗下降超过16%的惊人表现。
三、涡轮
发表日期:2019-04-04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 葛昕
这是一篇深度分析国内制造业的好文章,说透了中国工业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和一些关键性问题,涉及技术、人才、制度、政策等诸多领域,也点中了中国工业化的软肋和痛处,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要解决这些问题实属不易,作者也提出了解决路径和方法。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显示,5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158.2万辆,同比下降12.5%,环比增长4.8%,1-5月累计销量达818.7万辆,同比下降11.9%。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愈演愈烈,全球汽车行业呈整体下滑态势,那么我们的对手——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制造业,特别是举足轻重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发展情况对我们颇具参考价值。 因此,《汽车制造中文版》根据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2018财年销售收入进行排名,并对前15强企业进行逐一简评,以飨读者。文中还公布了各大公司的营业利润率或者息税摊销折旧前利润率,供国内同行参考。
2016年9月,武钢集团整体划入宝钢集团,后者更名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新诞生的宝武钢铁集团2015年粗钢总产量达到607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大钢铁厂。 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安赛乐米塔尔钢铁集团。该集团是全球最优秀的钢铁制造商,它分别在19个国家拥有钢铁厂,年产粗钢可达1.14亿吨。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18〕381号)要求,经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等程序,工信部确定北京臻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瑞普(天津)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唐山贺祥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248家企业为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见附件),现予公布。
2019年7月4日,第十五届“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召开。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代表主办方正式发布了2018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名单。
辛国斌介绍,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形势亮点纷呈,总体平稳,符合预期。“上半年主要工业运行指标表现平稳,好于预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处于全年预期目标5.5%到6%的上限。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9个行业生产保持增长,半数以上行业增长加快,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
意大利北部重要大区:皮埃蒙特大区,首府为世界汽车设计圣地:都灵,是当年菲亚特汽车集团、今天与克莱斯勒合并后的FCA集团的诞生地,更是意大利汽车工业和欧洲汽车及移动技术的核心地。
论规模,中国钢企真的可以笑傲天下,就粗钢产量排名,2018年前30大钢企中国占据了15家,前10大钢企中国更是占据了6家,此为“大”。但“大而不强”一直是国内钢企被人诟病的地方。
实现高品质模具的自产化——比亚迪的意图很清晰。负责人回顾称,当时的比亚迪为了摆脱山寨企业的形象,需要技术实力。收购之后的1年内,馆林工厂停止向比亚迪以外的企业供货。工厂内也很冷清。 当时,中日的技术差距一目了然。“车身坑坑洼洼,让人怀疑这车能不能卖出去”,OGIHARA的相关人士到中国的比亚迪考察的时候,称比亚迪仍未达到世界通用品质。车身的模具加工如果不以1微米(微米为100万分之1米)为单位,将直接导致外观不良。中国企业开始竞相追求日本的技术。
东风汽车集团商用车制造下的东风锻造有限公司,向西马克集团订购了一台打击力5000吨的MP5000型热模锻压力机,位于中国湖北省十堰市的东风锻造成立于1969年,目前运行着总计26条锻造生产线,西马克集团向东风锻造提供的多条生产线中包括12,000吨的楔式热锻压机。
随着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对于零部件需求的改变加深,汽车设计、制造流程的不断创新,信息化及大数据对汽车的影响扩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也进入了机会和挑战并存的转型期。
11月13日,笔者获悉,阳信金港铝业年生产能力2万吨各种铝合金型材的四条挤压生产线全部投入生产,以助力阳信新产业崛起。
近日《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根据各厂商2018年汽车配套营收,发布2019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Top 100 global OEM parts suppliers)。博世、电装、麦格纳蝉联前三位。前十大供应商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第九和第十的两家法国供应商交换了位置。美国企业在百强中数量最多为23家,其次是日本22家和德国19家。上榜的100家企业营收都超过10亿美元,26家企业的营收超过100亿美元。
从库存系数来看,消费者持币等待国六车型上市导致四五月份销量下滑严重,经销 商库存系数在 4 月份一度达到 2.0,随着下半年的销量降幅逐步收窄,10 月份库存 系数回升至 1.39,但 10 月份分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仍处于较高位置,销量持续承 压。
受疫情影响,今年铝行情可以用暴跌来形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3月原铝产量884.3万吨,同比增长2.7%;氧化铝产量1693.0万吨,同比下降7.2%;铝材产量1052.4万吨,同比下降6.3%。
新冠疫情波及全球,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影响。2020年一季度,我国GDP同比下降6.8%,挑战前所未有。建筑模架行业也深受疫情冲击,据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在疫情期间的调研统计,24%的模架企业受到了显著影响,74%的经营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55年来,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成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材料研发保障、高精铝材研发生产和出口核心基地。西南铝持续推进装备升级,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加快拓展民用航空领域铝合金市场,先后成为波音、空客、安东诺夫、商飞等航空企业供应商,以绝对实力成为国内航空铝材供应领域领跑者。
2020年6月9日,由南南铝集团研发制造的燃油车用5.5T铝合金车厢顺利量产下线,月均产量约2000余台,标志着我公司高端轻量化铝合金汽车大部件在传统汽车领域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主机厂供应商名录——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日本汽车的经营生产理念和另一大汽车生产国——德国有着本质的区别。 德国汽车公司大多由工程师管理,其汽车生产计划,各项汽车技术参数都由工程师说了算,而在日本的丰田公司,虽然工程师也同样很优秀,但是丰田公司会经常去做市场调研,通过搜集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制定相应的技术数据,当然不是说德国生产商就不去做市场调研,只是丰田更加重视,因为传统的福特大批量生产方式显然不能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高铁和动车有啥区别?十个人有九个想知道!